当前位置: 专项规划 > > 内容阅读
正定县“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15-07-16
    来源:正定县科学技术局
发文字号:
【字体: 】    打印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全面实现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科技事业发展回顾
 
(一)“十一五”期间科技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期间,我县大力实施科教兴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以项目为抓手,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十一五”期间,全县累计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55项,争取资金3179万元,带动企业投入35585万元,开发了“钢薄板轧制油”、“低分子量肝素钙”、“高精度内燃机曲轴止推轴瓦”、“精铸不锈耐磨钢领”等市级以上新产品45项,转化新技术、新成果150项,引进农作物新品种100余个。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1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计划2项,国家星火计划1项。“肝素钠原料药技术改造项目”列入国家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污泥过程减量化技术应用示范”项目通过评审,列入国家863计划,承担实施了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和国家科技富民强县工程。50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验收,其中国际先进水平10项,国内领先水平23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市级科技进步奖23项,其中一等奖6项。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以技术研发机构为核心的创新体系不断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成效显著。河北久强建材、常山生化等4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市级认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8家。常山生化的“多糖类药物工程实验室”、新泰特种油的“轧制润滑技术工程实验室”获批为河北省工程实验室,全县80%的规模以上企业与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清华大学等院校建立了长期的技术依托和协作关系,河北久强建材、河北小蜜蜂工具等三家企业被认定为石家庄市首批创新型企业,其中常山生化被认定为河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是我县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时期,截至2010年底,全县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家,涵盖生化制药、新材料、半导体照明等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新亮点。2010年,全县高新技术产业技工贸总收入达到10.28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75亿元,同比增长21.67%,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农业主导产业取得跨越式发展。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向深层次发展。在小麦玉米两茬作物中示范推广节水栽培等10项技术,连续七年实现稳产增产,累计增收2296万元。国家科技富民强县工程再上新台阶。通过引进、转化、集成推广奶牛良种繁育技术等8项新技术,带动全县奶牛养殖发展到5.5万头,奶产业总产值达13.5亿元。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围绕种、养、加等主要农产品聚集产业的发展,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科技服务组织发展到243个,科技示范户4330户。全县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由85%提高到90%以上。
 
——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2008年正定被批准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确定了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循环经济两个示范主题。我县研究制定了《正定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规划》,加强示范重点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示范工程建设,组织实施了一批可持续发展系统工程,通过技术创新、技术引进,解决制约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示范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防震减灾工作再上新台阶。成立了县、乡、村三级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完善了《正定县地震应急预案》、《正定县防震减灾工作要点》,完善了全县“三网一员”,加强了科技馆、新城铺、西平乐三个地震观测台站的维护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了指挥畅通、应对科学、反应迅速的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加大了防震减灾常识宣传力度,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高公众防震减灾意识。
 
­——知识产权工作成效显著。通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全面提升了我县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2008年,正定县被省知识产权局授予“知识产权培育优势县”称号,小蜜蜂工具和大旗光电获得“知识产权培育优势企业”称号。“十一五”期间,全县专利申请量299件,授权量186件,拥有省级以上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56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中国名牌产品1个。
 
——各项科技工作取得新成效。我县连续5年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2008年被批准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先后荣获“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单位”、“省科技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省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县”等荣誉称号,多次获得科普工作先进集体、防震减灾先进集体、技术市场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等荣誉。
 
(二)“十一五”期间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科技工作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科技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当前,我县科技工作氛围还不够浓厚,科技创新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重经济轻科技的现象仍然存在。二是科技创新体系、科技服务体系、科技投入体系不够完善,科技人才匮乏,尤其是缺乏高层次的技术人才。三是全社会科技投入不足,多渠道科技投入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科技风险投资、银行贷款和社会融资等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还没有建立。四是总体科研开发能力不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少,多数企业技术水平低、研发能力弱。
 
二、“十二五”科技发展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紧紧围绕县委九届六次全会提出的“四推进四突破三服务”战略部署,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着力突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不断优化创新环境,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全县经济加速腾飞、跨越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二)主要目标
 
1、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政府财政投入稳步增长,投入结构日益优化、投入绩效明显提高,到2015年,县财政科技投入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4%,全县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占GDP比重达2%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超过90%。
 
2、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到“十二五”期末,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达到20%以上,企业新产品产值率达23%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家,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比“十一五”期间增加25%以上。
 
3、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十二五”期间,力争培育认定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5家,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进一步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作用。
 
4、加快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围绕新兴产业培育、现代服务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提升,加快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实现人才数量的递增和人才结构的优化,促进人才向企业流动、向产业集聚。到2015年,吸引聚集国内外高层次创业人才、R&D人员超过800人,科技人才总数超过4.5万人,每万人口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到60人。
 
三、“十二五”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
 
(一)工业科技
 
从正定发展实际出发,以提高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为核心目标,通过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等途径,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培育发展新兴支柱产业,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建设
 
科技基础条件建设主要着力于构筑各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大财政投入,改善科研基础条件,提高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 
 
——培育河北省重点工程实验室。加大对常山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多糖类药物工程实验室”、新泰特种油有限公司的“轧制润滑技术工程实验室”的支持力度,在科研立项、人才培养、设施建设、知识产权、成果奖励等方面予以扶持,提高其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争取在2012年通过河北省工程实验室验收。
 
——培育创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具有一定科技实力的企业,围绕生物医药、精细化工、半导体照明、机械装备制造等特色优势产业和重大产品及关键技术领域,积极创造条件,力争“金属轧制特种专用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多糖类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小麦加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行列。
 
——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取得新突破。加强已批准的新型混凝土外加剂、多糖类药物等四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2012年底前通过考核验收。加大对小麦加工装备、金属纤维、果蔬及肉类深加工等3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扶持,组织其他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创建和申报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到2015年新增10家以上。
 
2、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力度,形成一批拥有自主品牌和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到2015年,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50亿元,增加值达到20亿元,全县产值超5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家,超亿元的企业达到3家。
 
——生物医药行业。以省会药都建设为契机,围绕着新药开发和工艺改进,逐步实现原料药生产向成品药的转轨。依托常山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围绕肝素系列产品的深度开发,研究开发创新药物1项,创新糖化合物5项,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重点做好国家重点新产品那曲肝素钙注射液(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的开发和产业化,争取建成河北省多糖类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精细化工行业。重点研究开发一批新产品、新工艺。支持新泰特种油有限公司,围绕金属轧制润滑介质的研究与应用,在轧制润滑、液压润滑、轴承润滑等领域重点开发以绿色环保的可生物降解合成酯和动植物油为基础的系列产品,进一步扩大产能,提高市场占有率。支持维奥化工做好国家创新基金项目“七甲基二硅氮烷新工艺中固体废物一甲胺盐酸盐的资源化回收”的实施,引进开发一批医药、农药中间体安全高效生产技术,扩大生产规模。
 
——新材料领域。重点开发新型节水、环保建筑材料、金属纤维及深加工产品、pvc装饰转印木纹模等一批新产品。支持久强建材、丰辉公司等企业针对国内外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加大研发力度,通过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重点支持小蜜蜂工具集团在做大做强金刚石工具主业的基础上,做好铁铬铝金属纤维和磁性铁纤维及其列入省重点项目的金属烧结毡等金属纤维材料的开发,拓展应用领域,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产品结构调整,扩大品牌影响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半导体照明产业。围绕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建设,把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作为提升和调整产业结构,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来抓,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示范工程,重点做好大旗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整体式分光束LED路灯产业化工作,研究开发分体式分光束LED路灯、LED模组球泡灯等新产品。
 
——机械加工行业。重点面向国内外市场,组织好机电一体化、快速成型、精密加工等先进制造技术的产业化,大力推进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推广应用,加快数控通用设备、激光加工设备、(光)机电一体化装备的产业化、规模化。工业智能技术、数字化技术、精密制造技术、绿色制造技术等先进制造技术推广应用率达到80%以上;重点培育苹乐面粉机、金润矿山设备等一批具有研究开发实力的先进制造龙头企业,增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
 
——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引进扶一批持电子信息技术和应用软件开发企业,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优化发展环境,以科技园区为基地,以河北新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软件研发与外包服务中心为龙头,逐步形成以应用软件及系统集成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培育新兴支柱产业。
 
3、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信息化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全面推广先进设计、先进制造、现代管理、现代网络、电子商务等技术应用,提高企业的智能化、数字化水平。运用网络与数据共享技术,构建数字化设计基础平台。加速信息技术在我县制造业中应用和深化,使20强企业应用面达到95%,规模以上的制造业企业应用面达到85%,基本实现信息化。
 
 ——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行业关键技术为重点,嫁接改造传统产业,组织实施30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引进和转化一批高新技术成果,加强新产品开发,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传统产品的科技含量,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与竞争力,推进技术跨越和产品升级。
 
(1)纺织服装工业。重点推广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面料花色、服装款式、印染测配色辅助设计及制版印花。积极推进先进的印染助剂和定型整理技术、复合纤维工程技术、服饰面料印染新技术,全面改造提升纺织服装业,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2)机械工业。分层次推进应用先进设计与先进制造技术,提升机电制造业的技术水平与组织管理水平。加大CAD、CAM等的应用覆盖率和应用深度,应用光机电一体化对传统机械行业产品技术进行嫁接,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设备改造,应用数控、数显等改造机床,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3)食品工业。加快生物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改造食品工业,重点加强营养组分重组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超微粉碎、酶工程、膜分离、辐照保鲜、安全检测等高新技术的推广和产业化应用,提升食品工程化加工制造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
 
(4)板材家具业。重点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技术装备企业,引进国内外最先进生产线,提高密度板、刨花板生产能力,重点发展中高密度板、异型板、木地板等高档产品。加速推进家具产业优化升级,不断引导企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提高技术含量,提升家具产业的附加值,壮大产业集群。
 
(5)商贸流通业。结合“商贸名城”建设,以小商品市场和物流园区建设为重点,大力推广现代网络技术、计算机管理软件在商贸流通业中的应用,发展电子商务,努力实现技术创新与服务创新相结合,进一步优化商贸服务流程,提高服务的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水平,创建高水平的服务平台,促进商流、物流的智能化、现代化。
 
(二)农业科技
 
“十二五”期间,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民生为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种养加集聚产业的发展,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以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工程、新农村科技示范村建设、农业特色园区为战略重点,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全面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1、加强新技术、新品种引进、示范与推广
 
通过重大科技专项实施,组织引进推广一批农业名特优新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大示范推广力度,促进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以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为载体,围绕小麦、玉米粮食作物优质高产和专业化生产,以优良品种应用、关键技术研发、技术创新集成和成果示范推广为重点,研究建立提高粮食作物产量的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建立高产攻关田、千亩示范方、万亩示范片,重点推广优质高产品种、科学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为全县粮食高产稳产提供支撑。
 
——国家科技富民强县工程。抓好国家富民强县重大科技专项“正定县奶业产业化技术集成、转化与推广”后续项目实施围绕提高奶牛良种覆盖率、奶牛单产和牛奶品质,集成推广奶牛良种繁育、奶牛全混日粮饲喂技术、DHI生产性能测定技术、奶牛营养调控技术、奶牛卧床技术、牧场信息化管理技术等12项养殖关键新技术,提升我县奶业总体水平。到“十二五”末,全县奶业总产值突破30亿元。
 
——“良种推广计划”和“新技术推广工程”。每年重点引进林果、名特蔬菜、优质麦、畜禽方面的新品种10个,引进应用推广优质麦、高产玉米、名优果蔬、高产畜禽等方面的新技术10项。全县主要农作物及畜禽等优良品种的覆盖率达到100%,农业新技术普及率达到95%,新成果转化率达到90%以上,优良品种在农业中的贡献率达到了50%以上。
 
2、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以省“一县一业一园农业科技示范园”为契机,通过信息服务、技术指导、项目扶持等形式,抓好南楼黄桃、新城铺奶牛、西平乐特种养殖、曲阳桥食用菌种植等8个乡镇特色产业为基础的科技园区建设,使之成为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基地、示范基地、辐射基地。
 
——实施“农业龙头企业科技创新工程”。扶持惠康食品、天天乳业、明光食品、永丰饲料等10家我县优势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引进国际先进生产技术和工艺,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集中在果蔬、乳制品、饲料等优势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方面实现突破,增强龙头企业的自身发展和带动能力,延伸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条,农产品粗加工率提高到50%以上。
 
——培育一批农产品知名品牌。围绕高效特色设施农业和精深加工产业,积极扶持培育科技型农业企业。大力推行以“专业合作社+专业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科技示范基地+产业基地”为主,科工农贸一体化、利益风险捆绑的现代农业科技开发、示范与产业化模式,培育20家以上以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为主体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2015年,全县标准化生产基地比例达到85%以上,农民参与产业化经营的比例达到50%以上。
 
3、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以科技特派员为纽带,通过强化县级、健全乡级,大力发展各类示范户,扶持各种形式的民间农业技术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等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建成县乡村户四位一体的农村科技服务网络体系,解决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中存在的“线断、网破、人散”的问题,实现科技服务到村入户。十二五末,全县县级农技推广组织达30个,乡镇技术服务站18个,村级服务组织365个,各类农业科技示范户达7000个。
 
4、新农村科技示范村建设
 
紧紧围绕发展生产、提高生活、改善生态的总体目标,以“科技富民、惠民”为核心,以整合科技资源,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体制为纽带,以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业特色主导产业为重点,支持培育一批依靠科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围绕省市级3个科技示范村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将先进成熟适用技术植入新农村科技示范村建设中,强化关键技术引进开发,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强化乡村产业带动能力,提升农村的生活功能,改善农村的环境面貌和城镇化进程。
 
(三)社会发展
 
加强社会发展领域的科研工作,推进民生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应用。重点加强创新药物研制、重大疑难疾病诊治、环保、资源利用、人居环境、社会安全等技术攻关,扶植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技术与产品开发,促进医药、卫生、环保、资源利用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加强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建设工作,全面落实《正定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建设规划》。
 
1、加快发展生物制药产业,搞好重大疾病、常见病预防与控制技术研究
 
大力推进生物制药为重点的技术创新开发重大生物制药产品,搞好中药产品研制,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药产品。支持河北常山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做好肝素系列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工作。加强医药卫生领域的科学研究,重点加强现代临床诊治技术和医疗方法的研究应用,加快重大与多发病的早期诊断、预防、治疗及疾病预后的临床技术应用研究,提高攻克疑难病的能力和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技术。
 
2、加快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及设备的研究和推广应用
 
推进节能减排技术开发与应用。加大行业废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开发及应用力度;推广节水技术和设备,实施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推动工业废水及工业园区尾水回用技术研发与应用;强化城镇污水处理体系建设;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研发。
 
促进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开发。扩大沼气、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大力推广户用沼气和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沼气的综合利用;加强秸秆、粪便等农业废弃物和塑料、垃圾、工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技术与设备研究开发,大力推广节能技术、节能监测、循环经济技术模式。
 
3、加强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建设
 
一是落实好《正定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建设规划》,做好农业产业化和农牧循环经济示范重点的建设,围绕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搞好可持续发展示范工程建设,提高正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加强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工作,大力推动低碳经济技术发展,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三是加强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的示范推广,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四是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加强与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等部门的联系,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引进先进技术,提高管理水平。
 
(四)防震减灾
 
建立防震减灾工作体系,配备县、乡防震减灾工作队伍;确立防震减灾财政投入机制,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地震台站建设资金和运行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工作经费落实有保障;完成地震监测综合台站建设和地震科普基地建设;完成城乡、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地震应急预案编制,推进地震应急救援体系的不断完善;建立抗震设防监管工作运行机制,城乡抗震设防能力不断提高,新建工程全部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农村民居抗震能力不断提高,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严格按高于本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监管;建立防震减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社会公众掌握防震减灾基本知识和防震减灾避险技能有较大提升;找准切入点,推进防震减灾工作全社会齐抓共管。
 
(五)科学技术普及
 
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全县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1、加强科普设施建设
 
继续巩固和完善县科技馆建设、推进农业科技园区的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全县科普基地达到5家。突出搞好“奶牛养殖示范基地”、“黄桃种植示范基地”、“草莓种植示范基地”与“特种动物养殖示范基地”等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在建设规范一个科普示范基地的同时,每个基地培养10-15户科普示范户,并引进试验推广实用技术、优良品种,建设科普示范乡镇,带动全县8个乡镇的发展。
 
2、加强对青少年的科普工作,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
 
  依托和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推动科普与学校科技教育的融合,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要将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及科学行为习惯的培养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动学校创新教育的深入开展,促进全县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全面普及。充分利用好市科技局、教育局等每年组织的青少年“探索者”科技创新大赛。认真组织青少年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扩大青少年的科学知识视野。
 
3、推进农村科普工作,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充分发挥科技及农、林、牧等部门和农业科技传播站、农业专业技术协会、农村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化科普组织的作用,完善农村科普服务体系建设,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大力普及和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继续扎实开展科技下乡活动,为农民提供文化、科技、卫生、政策等方面的服务。
 
4、加强社区科普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
 
大力开展科普示范社区创建活动。要发挥基层科普网络优势,抓好科普示范项目的辐射,要充分利用文化馆、影剧院、文化广场、科普画廊等各种文化设施、旅游景点和休闲场所开辟科普教育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科普活动。通过组织创建科普文明家庭、科普楼院、科普街道等活动,把科普工作广泛地渗透到社区各种社会化服务网络中。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真正做到一把手亲自抓第一生产力。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把科技进步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科学技术进步工作协调机制,整合科学技术资源,强化科技宏观管理能力,协调解决发展科学技术及产业化中的重大问题,真正发挥政府在科技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建立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把财政性科技投入额度和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大小,作为考核各级党委、政府政绩的重要内容,建立和完善监督考评机制,确保目标责任制落到实处,形成全县上下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和发展环境。
 
(二)建立多元创新投入体系,稳定增加财政科技投入
 
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鼓励全社会增加科技投入,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社会集资和引进外资为补充、优惠政策作扶持的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体制,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继续增加县级财政科技投入,积极争取国家、省各类资金支持,健全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和管理方式;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引导基金,吸引企业、科技创业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的投资。全面落实国家鼓励企业科技投入的政策,促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投入的主体。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支持金融机构扩大科技信贷投入,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
 
(三)加强科技人才建设,提高创新发展活力
 
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树立科学人才观,把科技人力资源作为区域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努力建设一支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要把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作为凝聚人才、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着力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及其派出单位的人才优势,大力培养农村实用科技人才,不断增强广大农民采用先进农业技术的能力,发挥科技在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大力宣传普及科学思想、科学文化和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积极推进科技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人才机制。进一步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开放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用市场机制畅通科技人才流动渠道。要建立和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通过科技人员知识财富化、知识产权化、专利股份化等办法,鼓励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充分体现科技人员的劳动价值,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增强区域创新能力
 
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提高广大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引导企业建立以专利申请、专利实施、技术秘密保护等为主要内容的专利管理制度,鼓励科技人员积极参与技术创新活动,鼓励研发人员申报专利,防止知识产权流失。建设专利文献信息库等专利信息应用服务平台,为科技创新和获取自主知识产权提供服务,加强科技创新中的知识产权管理,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力度,全面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与管理能力。
 
 
 
2011年11月